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统战工作 >> 正文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

理论园地:和而不同,奏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旋律——对“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的内涵解读

50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政治格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政策基石,开创了世界政党关系的一种崭新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将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充分显示了党对民主党派的高度重视和对多党合作政治模式的坚定信念。深入理解和解读好这十六字方针的内涵,对民主党派认真履行好参政党角色,更正确、更科学地发挥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政治生态有重要的建构意义。

认真揣摩,我们发现,党的十六字方针是蕴涵中华民族深厚和文化”的民主、和谐的政党政治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长期共存是和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它为了达到革命目的就必然同其他政党联合,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中,确立了在全国人民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后,并没有粗暴地排除异党、建立霸权,而是吸取和借鉴了别国的历史经验,尤其是苏联一党专制的弊端,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

这种模式的产生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合理性。因为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八个民主党派主要是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着共同的社会理想而寻求与共产党的合作。中国共产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统一战线,并在并肩斗争中不断发展了这种关系,共同的使命感、责任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合作和共同奋斗的历史,奠定了全国革命胜利以后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这种创造性的政党政治形式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包容性和先进的民主政治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和平共处、和衷共济、同心合力建设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决心。

综观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走过的历程,长期共存” 的思想一以贯之、不断深化: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多党合作走向制度化;1956年八字方针提出,多党合作制度得到进一步确立;党的十二大报告将八字方针补充为十六字方针;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同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认了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一项国家长久的基本政治制度;1989年《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界定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性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党的十四大把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四条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内容,从此,我国的政党制度由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被确认为国家意志;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把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列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宪法基本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长期共存成了党的政党政治的核心思想基础,大大激发了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大胆议政、努力为政的政治热情。积极的、和谐的、动态的、发展的共存,正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核心理念。

互相监督是和的表现形式

有了和的思想基础,还必须有和的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政治和谐不是流于形式的一团和气而是博大精深的和而不同。

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发展的真谛,我国的政党政治正是这种智慧的具体实践。在和的基础上让不同”有充分的、合理的表现形式,那就是民主集中。

在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就在回答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均无法逃脱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这一尖锐问题时,胸有成竹的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让政府不敢松懈和腐败。可见,从共产党一开始执政起,就一直在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民主政治形式。

我国是一个人口奇多,地区差别极大,文化素质较低,封建根基极深,‘一盘散沙’的习惯仍在,宗派、山头,帮会的积习尚存”的东方大国,如果强行推行多党制,或者实行美国式的民主,那将是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因此我们的民主必须是根植在中华文化泥土上的民主,党选择了在国家政体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党政治中推行民主监督”。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在政党层次上开展的监督,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有层次高、范围广泛、形式灵活的特点,它与共产党的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相辅相成,既是国家政治体制内的一种修错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反馈机制,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治协商中,民主党派就执政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重要方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在高层次、小范围的谈心会上,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就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和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在政协会议上,民主党派以党派名义就各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在政协各种会议上发言,并通过视察、调查和提交提案来实行监督;民主党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民主党派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或各专门委员会就有关问题组织的调查研究,参加政府有关会议和活动、参与有关法律的制定,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民主党派成员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特约员,发挥监督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政党体制内,在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基础上,在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为支持和帮助共产党更好地执政和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能够使社会保持一种张力和弹性,使执政党更广泛地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社会舆论广泛、及时、充分地得以表达,有利于执政党及时了解情况、完善决策和处理问题,避免问题过于淤积,在得不到正常宣泄和释放的情况下引起社会震荡。

这种民主监督的形式,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优势,是其他性质的监督所不能取代的。它既实行了民主又贯穿着和谐,海纳百川、广纳良言的接受监督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民主监督是孔子和而不同”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肝胆相照是和的情感表现

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在形式上以轮流执政的两党制为典型,也有多党制、一党制,各个政党主张不一,但彼此间在为一党私利相互攻讦、不择手段地玩弄权术、贿选欺骗选民等方面不分伯仲,民主政治因之黯然失色。我国的政党政治与资本主义政党政治有本质的不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情缘于知,这种情感源于战争年代共产党表现出的先进性、权威性、人民性和民主性;情合于理,这种感情发展于党对民主党派的尊重、接受、坦诚、包容中;情动于行,这种情感牢固于并肩战斗、同舟共济、继往开来的理想追求中。肝胆相照是忠诚,是真诚,是坦诚;肝胆相照是士气,是豪气,是正气;肝胆相照是朋友,是诤友,是战友;肝胆相照是真情,是深情,是热情。肝胆相照是深深扎根于中华伦理文化的和的情感表现。

荣辱与共是和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中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能够自愿接受其政治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的模范行动,以及对参政党的平等相待而实现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所致力于的奋斗目标都是共同的,在治理国家政权中无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相互之间能够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而正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才首先是接受民主党派监督的对象。党的十五大依据宪法精神在党章总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的十六大党章又在总纲中增写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这说明,尽管中国共产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却毅然把自己的行动纲领自觉地纳入宪法和法律规范的轨道,这与她丝毫没有自己的一党私利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张是根本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在管理国家事务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并主动接受民主监督,这种价值取向,这种精神气量不能不赢得各民主党派的拥护和赞赏。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为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共同理想,民主参与国家管理是各民主党派义无返顾、无怨无悔选择。

荣辱与共”是两者在共同价值观下的共同态度。这也是传统道德文化中同心同德,和衷共济,荣辱与共、不辱使命的道义观、价值观引导下的文化选择,是和”和凝聚”的文化。

和就是融,融就是合,合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生产力。

不同就是个性,个性就是活力,活力就是动力,动力就是生命力。

和而不同,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参天大树,根扎得越深,枝茂得更繁。

上一条:理论园地: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奋勇前进
下一条:理论园地: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