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而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优秀教师的重要体现。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重引导、立典型、树名师、创先进”为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多载体,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师文明从教、敬业从教、规范从教的职业意识,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着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学术领先、教艺精湛、学生喜爱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师风典型模范: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师、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坛新秀、草原英才、包头市鹿城英才、优秀教师。这些都是我校长期坚持“常态化工作机制、导向化舆论氛围、内涵化活动内容、品牌化实践平台、科学化丰硕成效”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果。自动化学院的赵洁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德技双馨的好老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以“关注民生、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内蒙古分赛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内蒙古科技大学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13所院校的72件作品入围,其中停车装置37件,采摘装置35件,比赛经过现场评审和PPT答辩,最终自动化学院喜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共四个奖项。其中赵洁老师的《小型旋转式立体车库》获得大赛三等奖。同时,自动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回顾备战机创大赛的整个过程,赵洁老师说:“走过许多弯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这个过程真的是百炼成钢,经历了紧张的备赛,学生的技能有了大幅提升。”备赛的过程是枯燥的,学生容易懈怠,很多时候,需要老师要亲力亲为,带着学生一起摸索。设计作品更是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只依靠学生,不但需要的时间会拉长,而且老师指导上也会力不从心。在整个备赛的过程中,赵洁老师利用晚自习和周末的休息时间和学生在一起研究设计图和设计方案。“上幼儿园的儿子晚上见不到妈妈,老公只能开车把孩子送到学校看看我。”说到这些的时候,赵洁老师的眼睛里擎着泪水。
在赵洁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开始对产品设计进行深度挖掘,为了和市场上的产品区分出来,从网上查了上百余份专利,大家一起沟通交流,定结构、绘图,利用周末到市场找废料和零配件,经历了这样创新、设计、加工的过程,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迅速得到了提高。
机械作品设计涉及到机械制造、PLC、电气控制等专业,涉及面特别广,学生对很多专业知识还不够熟悉。为了在短期内让学生在知识面上能迅速拓展,赵洁老师对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老师和学生分别查几个对应的专业资料,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形成团队合力,这才在短期内实现了学生知识面的大幅扩展和提升。
在备赛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和老师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除上课时间外每天都呆在自动化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计作品,甚至是吃饭时间也会坐在一起讨论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这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责任感,也让他们真正明白了凡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尽心尽力的道理,这也便是“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
赵洁老师说:“我也在参赛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提升了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真正做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