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抓住民族自身发展问题,创新民族发展理念,这是民族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紧迫任务。
研究民族自身发展是必然选择和时代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发展,在让少数民族感受到了国家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突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事实。如果仅用工业化标准来衡量,发展差距的问题恐怕很难缩小,但这样的问题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必须面对的社会正义问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就是围绕着中国社会发展,把实现各民族的解放和平等作为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这个论断把发展概念引入民族问题,深刻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内涵,并且突破了以往我们把民族问题更多看成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真正将注意力放到民族自身的发展”,使其成为当代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
当代中国提出研究民族自身发展,这是时代的潮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成为世界性潮流,有关发展的理论也愈加丰富,逐渐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理论”学科群,这些发展学科融合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口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知识,成为一个时代的科学研究范式,具有不同的学科研究视角和强大的解析力。
事实上,我们所要研究的民族发展,远远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概念。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久远的历史,孔子早就言明和谐共处应该是和而不同”,费孝通先生更是畅言中华民族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用我们今天的理论语言说,实现各民族发展,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进步。当今世界民族问题丛生,中国解决好民族发展对世界民族问题将有重要启示。民族发展是一个深刻的理论命题,同时也是具有深意的理论构想。试想,在伟大祖国大家庭里,我们看到保留着民族自身文化身份,怀揣着绚丽多彩民族自身文化理想的各民族,能够积极融入到当今世界全球化时代潮流,56个民族携手并肩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多么富有开放胸襟的理论构想。
研究民族自身发展应深入学科内部形成体系
民族发展学科需要以理论创新为研究视角,需要从什么是民族与民族发展谈起,重点解析民族发展概念。同时梳理研究与民族发展相关的交叉学科与借鉴概念。弄清民族发展与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区别与联系,澄清民族自身发展作为民族政治发展组成部分的涵义。要深入民族自身发展范畴,阐释作为民族自身发展的生存自然条件,重点是揭示民族之间的交往。历史上不同民族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民族文化交往,是认识民族发展的理论前提。还要深入到民族自身发展内部,研究民族自身发展的个体和群体两个方向。研究少数民族个体发展需要深入揭示少数民族个体成员存在的二重性,即自身的民族性与作为国家公民的属性。在这里,少数民族个体具有的民族平等权利和对国家社会应尽的义务是统一的,任何民族都应承担对国家社会的义务。少数民族群体的发展,重点是协调民族自身、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联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探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共同的利益分配问题。还要从民族政治发展的高度研究民族政治发展。探讨如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如何提升依法管理民族自治地方能力以及如何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研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差距,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探讨民族文化与综合国力、国家的软实力的关系,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