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日上午,蒙古马具与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研讨会在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会议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民族传统技艺实践基地”、“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手工艺实践基地”揭牌。
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乌云;著名蒙古学家、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内蒙古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敖其;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内蒙古民俗学会会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扎格尔;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乌日陶克套胡;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师范大学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研究所和妥木斯美术研究所所长色音乌力吉;包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建新;包头市民委主任王志杰;包头市民委副主任斯庆扎布;包头市旅游局副调研员张喜义;包头市广播电视台蒙编部主任阿拉腾花及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领导敖旭鹏、任雁秋、辛利民、陈芳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会上,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雁秋、专家代表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分别致辞,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民族传统技艺实践基地”、“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手工艺实践基地”成立表示祝贺,对“双基地”的今后发展表达了美好愿景和希望。
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乌云在讲话中表示,“双基地”的成立对蒙古马具与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包头市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利用和传承树立了典范,也为包头市文化进步和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希望今后成立有效工作机制,在民族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培训、专业咨询、科学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开创包头市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会上,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乌云,敖其教授、市民委主任王志杰,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敖旭鹏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民族传统技艺实践基地”揭牌。
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雁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建新、旅游局副调研员张喜义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手工艺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敖其教授主持专题研讨会,布日古德老师介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手工艺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李涛老师就民族餐饮文化进行探讨。与会专家教授分别从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工艺发展等方面展开了广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