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大院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培养合格人才,服务民族地区为宗旨,自觉地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使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声有色。
一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各院校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例会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具体措施;同时,设立了民族统战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并在基层党总支委员中设置了民族工作委员,实现了民族工作全覆盖。
二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在师生中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各院校坚持将民族理论与政策”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院刊、校园网等载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包头师院、包头轻工学院成立了党委民族理论讲师团”,在全校干部、师生员工中开展民族理论宣讲活动;包头医学院开设了内蒙古历史文化课;内科大开设了成吉思汗概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大学蒙古语文、蒙古语会话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三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有机结合,坚持为少数民族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包头医学院连续6年降低预科班学生学费标准,为预科班学生每人每月发放220元的民族补贴费,并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名额分配中予以倾斜。同时,注重对偏远地区来的少数民族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和干预,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包头轻工学院仅在2009年就为近900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分别提供了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等帮助。各院校都设立了回民餐厅,保障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包头师院成立了穆斯林联谊会,由回族学生担任监督员;内科大、包头师院为回族学生在斋月”期间提供早餐和晚餐,同时在尔代节”为穆斯林学生发放专项伙食补贴,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大家庭的温馨。
四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以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主题的团日、党日和主题班会、演讲征文、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座谈讲座、民族歌舞等活动,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包头医学院图书馆的少数民族图书专柜,极大地满足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文化需求;民族舞社团举办的一系列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使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弘扬;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举办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展览、少数民族历史与发展图片展等活动,增进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内科大注重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研究,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所”,创建了草原文化保护兴趣”和苏力德”文化学会,组织开展了首届蒙古族文化交流周”系列活动,而且连续三年开设蒙语会话班为汉族学生教授蒙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