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的教学改革尝试,无异于在传统教学模式堡垒内部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
新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学科性推理、演绎式教学,转身为全新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体验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他们高呼:我能学会!我要学!”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传道、解惑的传统师生关系转为立德、传技的现代师徒关系。学生家长们致电学校,希望把孩子调到教改试点班。学校领导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我们能够做到!”
22名学生点燃了教学改革导火索
2011年夏天,由于承办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发出通知:这个暑假,学生全部离校。令人意外的是,学校自动化学院(当时为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软件方向093001班的22名同学找到了时任系主任的张云龙,要求留在学校跟着老师学习。
学生们口中的老师,真实身份是企业里的工程师。2010年,学校和宁波一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内容之一就是企业派出4名工程师来到学校参与教学工作。起初,学生们对4位身份特殊的老师并不认可,甚至黑板上的板书都没有人帮着擦。逐渐地,这种注重操作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中运会的安保工作,我们只能回复这些学生必须离校。”张云龙回忆说。10天后,他却意外听说,这些学生并没有回家。白天,他们和4名工程师上课,晚上就回大家凑钱合租的房子。感叹学生如此固执之余,张云龙开始了反思,什么原因让学生们求知若渴?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很感兴趣。我们感觉是在和师傅学技艺,而不像过去一样要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们直言不讳。
张云龙将学生的话汇报给了学校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侯建平。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侯建平,近几年一直在苦苦寻觅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良方。在此后不久的校党委会上,侯建平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若干意见》递到了学校党委书记敖旭鹏的手上。简单翻阅了一下,敖旭鹏当即决定会议的其他议题都暂且放下。那天,我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定带头发言。很多年了,我们年年都喊抓教学质量,结果感觉就像拳击手用了很大的力气却打在了棉花上。这次,我们终于找到合适的道路,高职教育就是要强调对学生就业本领的教育。”敖旭鹏激动地说。
当年秋天,学校决定在两个系4个专业的新生中先行试点。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徐徐拉开序幕……
不切实际的传统教学模式被颠覆
按照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参与教改的老师立即行动起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毕业生应具有哪些技能?教学环节设计如何体现和突出职业技能主线?
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成为老师们调研的热点。
院长任雁秋说:经过调研发现,学生毕业后就业率较高,但是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强,说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大众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要。”新的教学方案颠覆了被称为本科压缩式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模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对教学环节进行重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知识点,就在培训中安排相关的知识点,需要什么时间讲授,就在什么时间讲授。
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为例,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分为维修电工、电子产品组装与维护、工业电气自动控制、工厂供配电、自动化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生产实习7个模块。其中,维修电工模块共有30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个子任务构成。如果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则要从基本概念讲起,再到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现在,上每一节课时,我们都会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之后,他能够掌握哪些本领。从一个个具体任务入手,中间随时穿插相关知识点,这种带着问题听课的方式,学生愿意接受。”任雁秋说。
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也由从前的每位老师独立上课,向指导教师团队全方位技能训练指导、辅之以相关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转变。
史建国是电气自动化113010班学生,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填报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选择专业时,我和家人一点主意也没有,就随便报了个专业。”他说,自己运气真好,赶上了教改班。第一节课他就发现,老师上课的方式和高中时完全不一样。打个比方,老师教我们做个桌子,他会把材料准备好,指导在哪个地方钉钉子。如果老师像过去那样先讲理论原理,那我准会无聊得睡大觉了。”史建国说。
一条宽广的办学之路通向新目标
改革带来了一个个惊喜。课堂上,学生们充满了自信,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下,他们主动泡起了图书馆,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们也在孜孜不倦地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一些学生家长给学校领导打来电话:听说教改试点班效果非常好,我的孩子也想到教改班上课。”
李海琴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她说: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喜欢学习。老师把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个模块,一个个项目,一个个任务。我感觉每完成一个任务都特别有成就感。”作为学习小组的组长,李海琴还要帮助其他3个组员完成每个任务。每完成一个项目,老师都会组织测试,每一个人都要独立通过,否则整个组都要重新学习。因为担心自己拖小组的后腿,每位同学都很积极地学习。电气自动化113009班的学生谭倩倩说:老师让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到毕业那天,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
有着9年教学经验的温赐奇老师说: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不再照本宣科。以项目、模块划分教学任务,要求我们的知识面更广、动手能力要强,还要清楚最前沿的技术。”
袁静宇是学校生物工程学院(当时为生物工程系)的一名教师。2010年9月,她不小心腿部骨折。按照医嘱,她要在一年后的9月重返医院,取出腿里面的钢钉。因为正赶上学校教改,她推迟了去医院的时间。她说:我们4位老师一个团队,共同负责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由于每个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其中一个人请了假,整个团队的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2012年元旦,袁静宇所在的团队教学任务告一段落,她才去医院取出了钢钉。像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在感动之余更加确信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非常有效。”任雁秋说。
这两年,高校生源趋紧,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是新挑战。敖旭鹏说: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新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越性已经非常明显,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们一定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