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9 2017包头科技工作大事记
2017 包头科技工作大事记 《包头日报》(2018年1月9日) 06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在特种机械制造、稀土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加快了我市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步伐,为全力打造创新包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2017年我市科技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申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7年3月29日,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包头市申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 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包头市申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成立后的领导小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申报创建工作,已编写完成了《包头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送审稿)》和《包头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送审稿)》,申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取得重大进展。
●新增院士工作站19家 增长近一倍 为充分利用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优势,搭建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2017年,我市新增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稀土着色剂及稀土光源院士工作站、包头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院士工作站等19家院士工作站,同比增长近一倍。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39家。这些院士专家工作站涉及钢铁、稀土、矿业等多个领域,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40多个。各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利用院士及其团队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与我市资源、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暨包头资源绿色循环可持续利用推进会成功召开 7月21日-23日,由包头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亚洲粉煤灰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暨包头资源绿色循环可持续利用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探索新形势下工业固废发展之路为主线,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推动全球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事业发展为宗旨,对粉煤灰、冶金渣、煤矸石、脱硫石膏和尾矿等大宗工业固废的处理与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会议在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清洁工艺等领域,促成了50个科技合作项目的合作意向。同时在我市挂牌成立了自治区首个工业固废联盟——内蒙古自治区大宗工业固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的成立对我市大宗工业固废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包头信息技术大数据研究院揭牌成立 12月8日,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包头信息技术大数据研究院信息安全院士工作站在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揭牌,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包头信息技术大数据研究院也同时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揭牌仪式。 该研究院是由包头市政府和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发起成立。院士工作站主要服务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立足包头,辐射西部。着力研究业务系统安全防护,促进网络安全技术提升,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广。以国产软硬件研发成果及产品服务为依托,为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提供信息安全保障,为维护信息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发挥积极作用。
●我市获得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称号 近日,包头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全国共评选出20个试点城市,包头市是全自治区唯一入选的城市。近年来,包头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聚集,企业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增强。1-10月份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了2167件,其中中小企业达到866件,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40%。全市专利授权量1300件,其中中小企业达到585件,占全市专利授权量的45%。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自治区总量的四分之一。包头市科技局每年在中小企业开展专利下基层活动,覆盖企业近百家,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每年实施专利转化项目近百项。
●一批高层次技术转移平台落户包头 内蒙古中澳新技术研究转移中心、上海高校十校联盟包头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国(内蒙古)—瑞典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心、“一带一路”中欧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层次技术转移平台先后落户包头。 这些平台通过实质性的项目对接和洽谈,促进双方技术的转移转化、人才的交流互通。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的建立,将推动双方在科技、人才、资源、产业等领域深化合作,从而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今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将对推动内蒙古(包头市)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我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 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9家 自治区级星创天地7家 2017年12月26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对通过备案的第四批众创空间进行公示,创业咖啡和包头创谷孵化基地通过评审,被评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本次公示中,全国共有639家众创空间通过评审,其中自治区12家,包头市2家。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9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7家。其中,仅高新区就有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北大包头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浙大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4家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立20家产业化公司,产业园入驻27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年产5万吨稀土硫化铈着色剂生产线等项目相继投产。
●包头市科学技术馆获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的决定》,对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包头市科学技术馆再次榜上有名。 包头市科学技术馆自2016年1月11日开馆以来,面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7年全年组织科普活动30期,科学表演台完成了11套方案的40次科学表演,成为我市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